“奔腾”向上 一汽欲再推子品牌

来源: 经济观察报

    “在奔腾和夏利之间,一汽集团有必要推出一个全新的子品牌,以填补如此大的市场跨度空间”,一汽轿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崔大勇近日向记者透露,奔腾品牌今后要固守中高端市场,预计年底上市的B30将不会再挂奔腾的标,而是以全新品牌代之。

    崔大勇告诉记者,产品一旦冲入中高端阵营,对品牌的认可度就要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一汽旗下的子品牌奔腾将主攻10万至12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品牌定位越发清晰”。

    这也是奔腾品牌自五年前诞生以来,一汽集团开始出于统筹一汽自主轿车竞争格局的需要,对该品牌进行市场指向更为精准的“二次定位”。

    二次定位奔腾

    八年前,一汽马自达(微博)项目的启动为一汽利用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复活红旗品牌提供了可能。按照时任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徐建一与日本马自达株式会社达成的协议,当时最新款的马自达6车型平台,成为马自达攀上一汽这棵“高枝”的见面礼,而在一汽高层眼中,马6正是后者打造自主B级的最理想车型平台。

    只是在执行过程中,这款车是否应该挂红旗车标成为一汽集团内部最具争议的话题。这种争议直接促成了奔腾品牌的诞生。一汽人很清楚,要复活停产了20年的红旗,将宝全部押在一款车上未免风险太大。而为了保险起见,一汽给这款换了个马甲的马6取了个同样响亮的名字——奔腾。

    2006年,奔腾旗下第一款产品B70(当时就叫奔腾)正式在一汽下线,由此开启了一汽自主轿车的复兴计划。由于马自达在技术上的“倾囊相授”,加上一汽在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上巧妙地与马自达6形成差异化竞争,奔腾B70推向市场两年后终于为一汽自主轿车开局“杀开了一条血路”。

    一汽人的“无心插柳”,看似在为复兴红旗品牌“先期探路”,孰料却在无意间打破了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屡战屡败”的怪圈。2010年,奔腾品牌销量首度突破13万辆,达到13.2万辆,成为在中高端车市中为数不多的实现规模化市场效益的自主品牌。

    “今年我们定的目标是确保销售14万辆,其中一季度已经完成3.75万辆。”崔大勇告诉记者,奔腾“上佳”的市场表现让一汽集团对该品牌的市场定位有了新的思考。“奔腾现有产品(B50和B70)已经覆盖10万至18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冲击20万元的定位门槛,这是自主品牌从未突破的‘天花板’。”

    记者了解到,出于品牌“向上”的需要,奔腾已经对旗下原有产品规划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原定于在奔腾旗下推出的A0级车产品B30,将不会以奔腾品牌形象示人,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全新的称谓,而后者可能将作为“中国一汽”旗下的又一子品牌。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