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正在这样的战略下行走。储能在2014年开始有了一些起色,特别是在北美,来了一系列的订单。储能已经露出了曙光,未来几年,比亚迪在全球内是第一品牌,从北美延伸到欧洲,再到国内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王传福对前景持乐观态度。
在电动车方面,王传福则已等到春天,通过提前的电动车战略布局,抓住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好机会。“从七八年前开始,业界认为我们在烧钱,对!我们是在烧钱,其实我们比这个更惨,我们应该在十五年前就开始了。其实我们在做镍铬电池的时候就已经心系电动车,开始探索如何为电动车的发展做一些贡献,我们在做储备,”王传福说,“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电动车的春天到了,中国目前有1.3亿辆轿车,保有量7000万辆,除以4亿个家庭,一个家庭还不到一辆车,汽车进入家庭已不是梦想。中国发展汽车工业,除了走电动车这一条道路,没有第二条道路,在8年前我们就说过这句话,当时没有人相信。”
从现在来看,王传福当初制定的战略抓准了发展的大方向。中国难以支撑日益增加的燃油车,一方面是资源有限,在中国1.3亿辆机动车,石油的进口高达60%,如果到4亿辆汽车,石油缺口高达2亿吨,如果在中国人均一辆车,更是无法想象。另一方面是环境也支撑不了,这两大驱动力推动了中国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2013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的30条,被认为是全球最全面、最系统的一套新能源解决方案。
面对这一巨大的历史机遇,比亚迪正加快速度。这些年,比亚迪通过研究、部署,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于起初遭到资本市场的质疑,王传福在自己心中有一把尺,比亚迪出于未来的大战略、大创新,才做投资的决定。“我们看到公司每一项技术出来,都有阵痛,好在我们咬咬牙,都走过来了,都变成我们的核心战略。”
在公交领域,比亚迪已经进入收获期,其新能源大巴不仅在中国有,在全球都有比亚迪公交电动化的足迹。在私家车领域,比亚迪也有很好的战略,在中国家庭第一辆主力车型,双模车更接地气,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即使在美国,其双模车的增长速度是纯电动车的5倍,这也说明双模车更符合市场需要。
从2015年起,比亚迪推出的所有车都是双模车。而奔驰要到2017年才能实现所有的车都是双模车。双模车不仅提供动力,还能提供双动力,把速度做到极致。在王传福看来,做四驱,双模车的生命力是极强的,不仅性能上比传统燃油车有大大的提升,在速度、油耗以及价格上都有优势。虽然现在价格还有点高,但比亚迪有一系列的计划降低成本,其双模车在价格、技术以及推出时间等方面都将比竞争对手更占有优势。
技术变革
汽车产业一百年没有变革,推动行业进步是靠效率、管理、专业化分工才能多赚钱,品牌才能做大,也就是效益最大化才最赚钱。王传福认为,一旦出现技术变革时,比亚迪的技术整合就凸显出优势。宝马至少要五年时间才能做出来。五年后,比亚迪又到了另一个高度,比亚迪的双模车一定会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双模车的技术在一代一代提升,成本随着产量大规模的提升而大幅度下降,从而为该公司带来更好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