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长假期间,车市再次进入备战状态。一方面,市场低迷状况仍不见起色,各大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依然在为销量发愁;另一方面,“银十”战鼓已经敲响,然而最终是否能够赢回一季旺销,还是一个问号……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消费者是如何看待长假车市的?潜在消费者的购车计划会有所调整么?为了解消费者的看法,记者关于“金九银十 您是否看好长假车市”进行了网络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47份。
● 近七成消费者通过网络获取购车信息 价格仍是关注焦点
十一长假期间,在针对消费者进行的“您会关注汽车市场哪些信息”的调查中,有高达84.5%的被访者表示会关注车市的价格动态。无论何时,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价格”仍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而其中与价格紧密相关的“促销信息”自然也成了被关注的焦点。
调查结果显示,在十一长假期间,消费者获取购车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网络媒体”,有高达66.7%的被访者表示通过网络媒体获得购车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逐步对人们的生活起到重大影响,对此我们都有切身感受,网络信息对于消费者参考作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成为厂商进行市场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数量目前已达到2.53亿,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媒体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这缘于网络信息拥有更新快、储量大、来源渠道多等众多优势。消费者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了解汽车各个方面的信息,诸如上市、价格、性能、促销等方面,甚至通过网络完成购车行为,这将是我国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 九成消费者不看好十一长假车市 中型车降价幅度最大
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消费者不看好十一车市,认为十一长假期间“车市销售疲软,消费者将继续持币观望”、“看车人多,购车人少”。
尽管各路车商都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加大了促销力度,但这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大,事实也证明,十一期间的各地车市表现并未达到厂商的预期。2008年的汽车市场受到宏观经济、灾难性天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前9个月出现了同比下滑的现象。进入10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国内股票市场的持续走低,以及对年底汽车降价促销的期待、对养车成本上升的预期,所有的一切叠加在一起,助长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
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者看来,中型轿车和紧凑型轿车近期的降价幅度要远远大于其他级别的车型。在刚刚过去的九月份,蒙迪欧-致胜、凯美瑞、雅阁、等主流中型车型动辙二三万元的大幅降价,让消费者记忆深刻。
从市场竞争层面分析,相对于更高级别的车型来说,中型车和紧凑型车市场车型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更为激烈,且拥有对价格更为敏感的市场主流消费群体,因此靠降价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而相对于小型车来说,更高的利润显然让中型车和紧凑型车拥有更多的降价空间。
● 七成以上消费者近期有购车计划 频繁降价导致延期
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以上的被访者近期有购车计划,其中57.3%系首次购车,15.0%属于二次购车人群,可见消费者的购车需求还是相当旺盛的。
十一长假之前车市的频繁降价,导致近七成潜在购车者的消费行为延迟。在近期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中,有68.5%的被访者因此而表示“再等待一段时间,看看再说”。另有9.4%的人表示“可能会改变购车计划”。仅有10.0%的消费者认为“价格已经降到可接受的价位,并打算立即购买”。
可见,频繁的降价抬高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使消费者盼望车价一降再降。多年来,价格策略这种很不成熟的营销手段一直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的主导地位,并从销售环节影响到了汽车制造环节,但过于频繁的降价往往会导致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忠诚度失去信心。
● 多重因素影响消费者的购车行为
消费者盼望汽车价格一降再降的心理预期再次被验证,在“近期哪些因素最有可能促使您提前购车”的调查中,有高达76.8%的被访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大幅度降价”。另外有7.0%的消费者表示油价的降低会促使其提前购车,可见油价的上涨对汽车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在“近期最有可能促使消费者延缓购车因素”的调查中,被访者的选择比较分散,多种因素同时在影响着消费者的购车选择。用车成本的增加、车价的频繁波动、股市的不景气等,都成为延缓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车市的“降价”和“涨价”同时成为延迟消费者购车行为的因素。在今年下半年市场低迷的状态下,价格战频频爆发,加大了消费者对于降价的心理预期,导致持币待购;而“涨价”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成本,自然更是消费者所不愿接受的。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今年车市的“金九银十”含金量明显不足,车商的价格战也收效甚微。受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多数消费者仍处于观望状态,尽管买辆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市场需求也呈现明显的刚性趋势,但是经济的紧缩还是暂时局限了人们对大件消费品的消费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