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二手车市场上的“潜规则”

来源:中国二手车城

    你了解二手车市场上的各种交易细节,各种暗道,各种潜规则吗?相信没有在二手车市场上有超过5年的从业经验的人,不会了解的这么清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讲解一下。

    很多人都认为买二手车最划算,但消费者毕竟不是专家,对二手车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与“潜规则”,自然也没几个人搞得清楚.专业人士为此支招:在二手车市场上买二手车,最应注意6个部分。

    一、手续不全

    二手车完整的手续包括:车辆登记证(或购车原始发票)、行驶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养路费手续及交强险等。如车辆登记证、行驶证缺失或交强险、车辆养路费存在费用拖欠,都会给购车者带来无尽的麻烦。因此在购车时,若卖方不能出具完整手续,消费者应特别警惕。

    二、里程表上动手脚

    大多消费者都喜欢凭里程表判断车况,而卖方往往会抓住这种心理在里程表上动手脚。其实里程不只是记录使用强度的标识,更是车辆其他部件维修更换的记录器。购车人如按照动过手脚的里程表显示来做保养,将给安全带来一系列的潜在隐患。

    三、新漆掩盖“外伤”

    消费者选购二手车时,假如旧车重新喷漆,且前脸、尾部和A、B、C柱周围有修补的痕迹,该车极有可能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

    四、“调理心脏”抬价钱

    许多消费者买车时往往过于关注汽车的“心脏”,而忽视了车身的健康。二手车销售者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通过更换发动机零部件,使车辆“心脏”显得年轻,以抬高价格。

    五、“营转非”蒙混过关

    所谓“营转非”车辆,是指将用于出租营运车辆冒充非营运车辆。这类汽车看似成色新年限短,价格也不错。但消费者却不知道这类车辆使用年限是8年强制报废的,根本不能进行延期使用。

    六、违法记录未处理。

    二手车市场上有许多待售二手车有交通违法记录未处理,一旦购买此类车,消费者就要为前任车主的交通违法行为“负责”,同时也有大量的“潜规则”,二手车交易,请睁大眼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