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在国外召回汽车数量远大于中国,国内自主品牌则较少有召回案例,此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很值得我们深思。
近期,汽车召回又成为车主和媒体的焦点话题。自从我国2004年3月12日颁布并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每年中国都有几十万辆汽车被汽车厂家召回维修或更换零部件,涉及召回的品牌几乎包括了所有跨国品牌及少量自主品牌。
汽车召回(RECALL),是指投放市场的汽车,发现由于设计或制造方面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及环保问题,厂家必须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该产品存在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改善措施等,提出召回申请,经批准后,委托销售商或修理商以有效方式通知车主对在用车辆进行改造,以消除事故隐患。
据了解,我国汽车召回工作主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车主平时查阅召回信息可以在中国质检总局网站进出口商品检验栏目、中国汽车召回网、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等官方网站查询。
西安汽车媒体人士闫先生认为,这几年全球汽车召回大量发生,一方面是车企对设计和制造缺陷实施负责任态度的表现,另一方面跨国车企在国外召回量远大于中国,自主品牌较少有召回案例,则需要国家进一步严格和细化汽车召回法律法规。
“作为高价值、高科技的产品,汽车有2万多个零部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小零件出现问题或存在隐患,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出现同一批次的相同质量问题时,由厂家向政府提出召回维修,是全球通行的先进做法。”闫先生认为,由于汽车采用同一生产线、大批量“模块化”采购和制造,因此某一款车型的同样故障和隐患的发现、检测和确认,是召回的关键条件之一。
2004年我国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几乎所有合资品牌、豪华品牌都在中国市场进行过召回。其中既有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一汽马自达等大多数中高级车品牌,也有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几乎全部豪华品牌。我国消费者、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维权意识增强和不断争取,跨国车企开始重视中国市场的声音,毕竟我们已经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自今年2月份至今,全球车市的召回事件达30余次,涉及国内车市的召回也有6次。不过,据相关统计,2009年美国新车销量1043万辆,召回1784万辆;而中国新车销量1364万辆,仅召回135万辆,不及前者的十分之一。2010年美国汽车销量1150万辆,召回2000万辆;中国以破纪录的1806万辆销量保持世界第一,而召回汽车只有117万辆,勉强达到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国际知名跨国车企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往往是“某某产品全球召回但不涉及中国大陆地区”,其理由也相当一致:“中国市场投放的该款汽车并没有使用相同的、存在缺陷的配件,因此不受此次召回影响。”至于自主品牌,除了奇瑞、长丰猎豹等个别车企,尚未有过其他车企的大批量召回事件。消费者或许要问:难道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的汽车质量就完全没有问题吗?出口给我们的汽车都配备了最好的零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