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试验区瞄上新能源汽车

来源:安徽商报


  ● 安徽省政府昨日公布相关《实施意见》

  ● 2012年建成全国创新要素交易品牌

  ● 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

  合芜蚌正谋划新一轮的冲刺,目标已经明晰:2010年基本建成创新要素交易大市场,2012年,建成全国最具影响的“创新要素交易大市场”品牌之一。

  省政府昨日公布《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冲刺新目标,合芜蚌三市将实施“五通工程”,新能源汽车成区内重点突破方向之一,这意味着,今后,江淮、奇瑞或将联手抢滩开发新能源汽车。

  ◇关键词:新目标

  谋建全国“自主创新”品牌

  在自主创新的大旗下,合芜蚌三市正谋划新一轮突破,《实施意见》中,省政府明确新目标将分“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形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高地,基本建立科技中介服务和资源共享体系框架,基本确立“科技路路通”模式,基本建成创新要素交易大市场,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第二步,到2012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多层次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基本满足创新型产业发展需要,基本建立科技中介服务和资源共享体系,形成创新要素集中区、成果转化示范区、机制创新先行区,创新要素交易大市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品牌之一。

  为此,今后,我省将在合芜蚌新特区内,实施五通工程,构建区域创新特色大平台,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平台整体功能,同时完善各项保障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等各个环节。建立集聚带动机制,加快建设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集中区,集聚研究开发机构、企业孵化场所和新兴产业基地,集成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等功能,更好发挥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车

  合芜蚌将抢滩研发新高地

  研制新能源车成为合芜蚌三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新方向。

  《实施意见》中,省政府要求,未来几年内,合芜蚌要打造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高地,围绕汽车、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光伏等创新型产业发展需求,整合现有的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和检测中心。其中明确,汽车产业将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以及汽车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汽车进出口检验检测中心。

  “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是我省《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相关专家认为,新政推行后,省内江汽、奇瑞两大汽车巨头,肯定会对原有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或将推动其联手研发新能源车,最终合芜蚌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新高地。
◇关键词:动漫研发

  动漫产业将现“三强并立”

  《实施意见》明确,三市要建设动漫技术研发中心,表明省政府意欲以三市为龙头,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设安徽动漫产业“三强”。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动漫产业也有了良好的起步,我省也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动漫产业基地。但与上海、杭州等动漫产业的先发地区相比,我省的动漫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在原创作品、资金和人才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建设动漫技术研发中心,势必将加速我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

  三市还将实施要素交易畅通工程,建设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中心、安徽(芜湖)高新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争取合肥高新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试点。逐步整合省及合肥、芜湖、蚌埠市要素交易载体,实时连接上海、天津等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创新要素交易大市场。

  ◇关键词:新突破

  将组建创新发展研究院

  在实施的“五通工程”中,省政府强调,成果转化融通工程以合肥市为主,支持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核心区。重点支持建设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基地,探索科技资源整合、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新路,构建研发、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和新兴产业集中区;完善、提升一批国家级创业中心,建设一批科技孵化基地和加速器,将核心区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果孵化、加速、产业化高地,安徽新兴产业发展高地。支持芜湖市建设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创业园、动漫产业孵化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蚌埠市建设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

  中介服务贯通工程,以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为方向,建立贯通研发、交易、转化等全过程的服务体系,优化试验区创新创业大环境,在三市内打造若干中介服务集群,同时将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实施资源共享互通工程,建立“科技路路通”总中心以及合肥、芜湖、蚌埠市分中心和一批服务站等10个共享信息数据库。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