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价格走低 受了“内伤”的中国车业

来源:重庆晨报

  今年车市好过去年,今年的销售量有所回升,但汽车厂商们仍然没有眉开眼笑,有人说,汽车市场上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销量和利润并没成正比,反而背道而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成普遍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轿车销量同比增长18%%,而汽车整车行业利润却下降52.9%%,表面繁荣的汽车市场实际上受了“内伤”。

  利润何以被稀释?成本!

  “成本已成国内外汽车厂家成败关键。”有专业人士这样表述着成本的重要性。

  有资料显示,尽管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要比日本等国低80%%,但是,由于钢材进口、高昂的日常运营成本以及关键件进口费、技术转让费、品牌使用费、设备采购费等因素,使合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一辆轿车的成本比国际平均成本高出两到三成。

  成本不仅直接影响着利润,也影响着规模。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价格走低的趋势仍在继续。没有市场规模,产能规模越大利润越吃紧。但低价的前提就是低成本,否则只能是赔本赚吆喝。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