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大汽车品牌的4S店让人眼花缭乱的工时费定价,多数消费者质疑的是:工时费的定价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按时收费或按次收费到底依据怎样的标准而制定?对消费者来说,是按小时收费划算,还是按次数收费划算?
车主韩小姐表示,汽车工时费一直都是4S店自己定价,但定价应该有一个合理性,应有一个合适的标准。如果消费者只花了你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你最后要按照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去收费,那就是不合理的。
车主黄先生分析认为,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大多数车主对于汽车维修保养的知识知之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一些4S店以“专业、负责、权威”的名义所蒙蔽,即使心里知道收费过高,也不敢去质问其收费的合理性。
他认为,汽车常规保养的人工费根本没有理由收到400元甚至700元之高,“其实,普通保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换机油,对技术要求并不高,此外,就是对整车例行做个全身检查,这也不是什么需要耗费时间和脑力的事,很多专业的4S店都有电脑辅助检查。一个普通的保养,所需时间不过一个小时左右,人工收费高至780元,定价虚高,有价格欺诈的嫌疑。”
一位律师打了个比方,“这个行为就像市面上我们常说的打黑的一样,不管走多远,司机不打表,由其随意开价,本来只需要花50元的的士费,结果这司机欺负你不熟悉路,给你开出200元的天价。”
4S店回应
1工时≠1小时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大多4S店推行维修过程透明化,尽管车主可以在等待期间看到维修人员的作业,但到买单的时候,车主依然算不清所谓的工时费。由于目前工时费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可循,导致车主对其维修费用总是“不明就里”。
深圳宝马宝创南山4S店的一位维修工程师向记者解释,深圳4S店的工时费的确没有统一标准,工时单价也是一个品牌一个价。即使是同样更换一个火花塞,不同品牌的工时费也不尽相同。
这位工程师介绍,甚至技术含量、熟练程度会影响维修时间的长短,如4S店更换机油、机滤一般需费时一个小时,熟练工可能30分钟就完成,普通工可能需要50分钟,都在规定的1小时工时内,最后收费则按照1小时。
奥迪深圳新奥4S店的一位维修师傅告诉记者,汽车维修工时费是为完成一定的维修作业项目而消耗的人工作业时间所折算的费用。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统一规定,汽车维修收费项目由工时费、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三部分组成。“工时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时间概念,不仅包含了企业修理工的生产工时,也包含了企业其他管理人员为车辆维修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工时、管理工时、仓储工时等劳动时间的总和。高端品牌对服务流程、工序要求严格,因此相应的工时收费也会比较高。”
宝马4S点的一位维修师傅还告诉记者,消费者很容易把“1工时”等同于“1小时”,由此也特别容易产生误解。
这位业内人士介绍说,每个工时定义为5分钟,即一个小时可分为12个工时。以宝马某款车型为例,一个工时约50元,每小时工时费合计600元;再如奥迪某款车型,一个工时约40元,每小时工时费合计480元。这位师傅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能把“1工时”误作“1小时”,差之一字,谬以千里。
官方说法
“霸王条款面前,消费者没有议价权”
市消委会: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40万辆。对于各家品牌的4S店,深圳的汽车数量庞大,汽车的维修保养需求旺盛,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这个庞大的市场也隐藏着很多普通消费者难以探测的灰色空间。
深圳消费者委员会投诉部的魏兴介绍说,从消委会接到的品牌汽车4S店的投诉记录看来,主要针对两类情况,一类是高价销售伪劣防爆膜等汽车用品,一类就是工时费没有统一标准,涉嫌乱收费、虚高定价。
魏兴认为,4S店作为一个经营实体,有盈利的诉求,本来4S店的运营成本就比一般的维修店要高很多,所以这些店在工时费的定价上很有可能会偏高,一方面是为了摊薄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盈利。
尽管如此,魏兴仍认为自主定价也要有一个原则,就是任何商品、服务都应物有所值,不能虚高,并把过高的成本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现在4S店对工时费的定价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很大。对消费者来说,这些过高的定价就如同霸王条款一样,在目前没有相关法规出台的情况下,消费者没有任何议价权,只能被动挨宰。”魏兴这样告诉记者。
深圳消委会的魏兴呼吁,要规避这种乱定价、乱收费的现象,首先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设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约束。“法规至少应出台一个工时费的最高限价标准,让各个品牌在定价的时候有个参考。”
此外,其主管部门如当地的工商部门、物价部门应加强对这个行业定价机制的监管。“4S店对工时费的定价应到物价局备案,获得工商、物价局对其收费标准的许可后,才可以对消费者进行收费,否则就是乱收费。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到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
魏兴介绍,针对4S店工时费的制定,目前并没有一个深圳标准,也没有一个国家标准。
律师声音
“4S店涉嫌价格垄断”
针对深圳5家奥迪4S店的工时费基本一致的现象,深圳知名律师金焰认为,按照垄断的定义,该品牌4S店已构成价格垄断。“本来各家4S店存在竞争关系,应该在价格上有所区别,但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这几家4S店通过制定价格同盟,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此一来,消费者遇到工时费价格虚高这种现象,即使心里觉得定价不合理,但最后发现到任何一家4S店都要支付同样虚高的收费,这等于是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利。这正是反垄断法要打击的垄断行为。”
此外,从奥迪4S店对普通保养工时费的定价来看,金焰认为其定价虚高,涉嫌价格欺诈。在这位律师看来,“汽车常规保养只是一个很基本的工作,对技术要求并不高,无非是换换机油,检查一下整车运行状况,工时费没有理由收到400元甚至780元之高。”
“本来工时费的定价就虚高,如果还虚构工时数,更是价格欺诈。”金焰告诉记者。
针对目前一些4S店虚高定价的现状,金焰认为,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深圳4S店的主管部门应是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这些主管部门对市场的一些乱象应加强监管。”
金焰建议,监管部门首当其冲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工时费尽快公开透明,不要让消费者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工时费不透明,是消费者被忽悠的重要原因。”
再就是加强监管4S店通过售卖汽车零配件捆绑销售服务的行为,“4S店的零配件基本都是汽车厂家统一定价,4S店的利润空间有限,一些店为了盈利,就通过抬高服务价格来绑架消费者,动不动就以豪车的工时费比普通车贵等理由来忽悠消费者。其实豪车与经济车在保养的时候,所需要的人工没有多大区别,甚至因为豪车的设计更人性化,有可能在保养上耗费的人工和时间更少。”
这位律师提醒,消费者在4S店遇到这种乱收费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通过保留正规票据,向监管部门投诉的,甚至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起诉这种垄断行为。“最可怕的是,对于垄断行为,大家都沉默;只有更多的人去质疑,市场才会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