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自8月1日实施以来,佛山业内人士认为该法的实施细则和配套仍需进一步完善,认为该法规的市场影响需在3~5年后才能体现。《反垄断法》允许消费者在外地买车,广丰、福特等品牌率先响应,并放宽了限价权,让业界哗然。厂家的积极主动,打破区域壁垒后的汽车价格差开始缩小,尤其在广佛同城化的进程中,这种新车“价差”越来越小。
新现象:消费者可在外地买车 竞争充分拉近广佛价差
《反垄断法》自8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大半个月,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法规的实质性市场影响需在3~5年后才能体现。该法允许消费者在外地买车,广丰、福特等品牌作出了积极响应,并且取消了最低限价的限制。
广州向来比佛山竞争更激烈,主流车型的降价普遍比佛山早,降价幅度更大,在《反垄断法》实施以前,商家普遍认为广佛两地车价存在1000~3000元的差价是正常的。以广丰和福特品牌为例,在8月1日前,厂家严禁4S店向异地客销售。“把车销售给异地消费者,他们在异地上牌,厂家的罚款在3万~5万元。”福特佛山经销商如是谈及此前的厂家的规定。“现在,我们的车可卖给全国各地的顾客。”
广丰、福特两大品牌的车价已逐步向广州看齐。广汽丰田溢丰店总经理邓小雄指出,“对于已经打破区域壁垒的车型而言,价差普遍在300~500元之间,遇上促销,甚至会出现佛山的价格比广州便宜的情况。”长安福特佛山福昌店市场部经理苏国新表示,各区域经销商竞争更充分,这让两地新车价格更接近。
局限:暂不允许跨区开展销售
记者调查发现,广丰、福特等品牌在限制区域销售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目前,不管是遍布全国各地的汽车集团旗下的4S店,还是单店经营的4S店,都只能在开店城市进行汽车销售,目前并不允许跨区销售,也不允许跨区宣传。
“厂家是不被允许到其他城市开设二级网点进行销售,只允许外地客户在佛山购车后,再任选城市进行上牌。区域壁垒的打破,仅仅是允许4S店接待全国各地的客户。”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广丰、福特等品牌的做法。
苏国新表示,虽然可售车给外地客,但规则没变,他们不会进入南海的区域举办社区车展等。
价格:地域价差缩小 市场未现“挥泪甩卖”
根据新法规定,从理论上来说,车商有权进行“挥泪甩卖”等销售行为。记者调查发现,实行新措施后,广丰、福特品牌终端的优惠变动不大,只是在价格上微调,让价格与广州更接近。
目前,以广丰、福特为例,率先放开价格的品牌4S店已遍布全国,出于占有市场的动机,各地经销商会动态调节价格,使价格趋向于一个平均的水平,而不是大幅度地盲目降价。相信将来全国各地的价差会越来越小,而价差的缩小将会打击消费者异地购车的积极性。
邓小雄认为,《反垄断法》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直接。《反垄断法》允许消费者在外地买车,但并不意味着价格一定会下跌,如果佛山车价比广州低,那佛山车价还有可能升价。
福特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经销商虽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拟订合理的价格,但除了极个别面临严峻生存危机的4S店有可能“挥泪甩卖”外,一般市场上不会出现超低价的车型。
目前,绝大多数4S店的车型销售已进入微利时代,《反垄断法》允许消费者在外地买车是车市的一大利好。对于异地客人,经销商都给予了很大的热情。“在库存压力的前提下,有客自远方来自然不亦乐乎。”有商家坦言,“只要不亏本,我都希望能销售更多的车。”
展望:年底或现“超低价”促销
有商家坦言,虽然已有品牌公布放开价格和区域限制,但目前还没到年底冲量的关键时刻,商家并不愿意破坏多年形成的游戏规则,降价只会“多败俱伤”。此外,在佛山有多间4S店的品牌,几乎都有区域联盟或者协会等组织协调各自的关系,因此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商家肯定不愿意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
但就促销的时机而言,到了年底,如果厂家下放的任务仍未能完成,出现“超低价”促销的几率还是较大。
目前,一汽丰田、广本等主流品牌暂未作出跟进。业界的共识是迟早会有更多的厂商进行回应,而提前回应的厂家当然能获得更多关注。最近有不少车型降价,车市经过5个月的连续下跌,已积压大量库存,相信这是降价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