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车占据市场“制高点”成为消费主流

来源:重庆晨报

  中级车市这个最具有“钱”途的市场,是各大汽车厂商争夺的热点,也使得中级车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出现“白热化”,各个汽车厂商几乎都在变着法子,在这块市场中切割更大的“蛋糕”。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中级车正在成为中国车市争夺的要害之处,其角色地位的重要性,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已不言而喻。因此,无论是车子配置的一点点变化,还是价格上的微细调整,都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一根敏感神经。

  中级车有高利润回报

  中级车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并成为中国车市的一道最宏大的景观。因为背后隐藏的是丰厚的利润回报。尽管生产厂家一再声称在中级车“扎堆”的时代,其实已经没有暴利,但几乎所有国内汽车生产厂家都承认,中级车依然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在他们的谱系中扛举着大旗。

  在经济型轿车利润趋薄的情况下,不少汽车厂家今年纷纷开始把业务重点转向中高级车,均不约而同地将中级车作为主打车型。上海通用无论在其他产品谱系中投入多少心力,都无法撼动“别克”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别克”系列车型正在成为利润增长的主渠道。

  事实上,上海通用借用“别克”达到了大幅度提高品牌附加值的目标。有关人士认为,若想在市场上取得好的成绩,一个优秀的产品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加上凯越1.8AT舒适版和1.6MT舒适版分别以15.98万元和12.98万元的低价入市,这使凯越获得了更为纵深的市场竞争空间,通用灵活的反应策略搅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价格体系,包括一汽、东风都无法回避这个挑战。中国的中产阶层是凯越车最大的客户群,如今,凯越已经给上海通用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上海通用也借凯越之势占得了足够的市场份额,已全面启动“别克突破2005”战略行动。

  长安在经历多年“奥拓”岁月之后,毅然采取“多条腿”战略,通过合资道路进军中级车。蒙迪欧、雨燕轿车的面市,给长安集团和它所在的城市重庆增添了不少光辉。今年,长安福特预期增幅将高于市场平均增长水平。去年长安福特的销售比例是蒙迪欧七成,嘉年华三成,而今年则把增长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蒙迪欧身上。

  对中级车的仰仗,莫过于一些民族品牌厂家,他们一方面通过低端产品去取得市场占有率,一方面又在极力通过建立中级车生产平台获得高额利润。因此,在中国车业发展进程中,几乎都存在着“以中带低”的经营色彩。

  尽管吉利汽车反复强调,吉利不会放弃美日、豪情轿车,“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理念永远不会改变。但吉利还是禁不住中级车的诱惑,目前吉利正在对旗下品牌做重新规划:吉利豪情、美日定位在经济型轿车,美人豹定位为个性化跑车,上海华普轿车则为中级轿车。其实从今年以来,吉利汽车已经暗中排兵布阵,为向中端轿车市场进军作充分准备。与吉利一样,尽管奇瑞QQ风靡大江南北,但奇瑞汽车却始终不肯放弃东方之子的市场机会。2003年推出的东方之子,甚至被宣扬成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作。

  中级车成为消费主流

  人们一般把10万-25万元之间,排量在1.3-2.0升之间,车型外形和内尺寸空间比较宽敞,兼有公务、商务、私用功能的车辆统称为中级车。

  2002年福美来在国内率先打出“中级车”的旗号,此后宝来等车型相继跟进,奠定了国内中级车市场的基础,随后国内车市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和改革,凯越、君威、爱丽舍、赛拉图,甚至雨燕、富康等相继进入中级车市场,而且在市场上一路欢歌。

  “既有面子,也能满足自己对时尚科技和享受的要求,价格上也能接受。”这是消费者最终认定要买中级车的重要原因。

  有关部门在针对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和成都五大城市进行的一次“轿车品牌和购买倾向”调查也发现,22%%的人表示愿意购买10万元以下经济型车,而表示购买10万元到25万元中级车型的却占到了47%%,有16%%的人愿意购买20万元到30万元中高档车型,仅9%%的人倾向于30万元以上的车型。这一调查数据表明,中级车已经成为国内市场消费的主流。

  专家指出,中级车成主流说明了中国真正步入家用车的消费时代,同时使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过去的哑铃型,即以经济型轿车和中高档车消费为主,转向经济型轿车和中级车为主的金字塔型,这种变化显示了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

  有人用“捕蛇说”来形容中国车业目前的状态,说在中级车这一级别车型当中厮打,算正中市场要害,好比一个捕蛇者,下手时抓住了蛇的“七寸处”,拥有了致对方于死地的硬靶子。不过分析人士称,尽管目前中级车数量众多且有利可图,但却没有一个品牌真正占据市场主体地位,个别车型的供不应求并非真正反映市场需求,其间变数不小。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