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变化影响车市 十万以内经济型车热销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下周就是11月了,尽管天气越来越冷,但汽车市场却在临近年底的时候进入今年以来的“暖冬”。相比去年此时汽车价格“降”声一片人心惶惶的景象,今年市场可以用“平稳”二字形容,在稳定中,蕴涵着细微的变化。

  ■变化一:十万元以内经济型车热销的同时汽车消费群体开始明显细分

  自2002年以来,伴随着十万元以内价格的新车层出不穷,今年以来十万元以内车型持续热销,尤其是十万元以内购车消费群体按价位划分明显呈现细分状况,七万元以内微型车,一是以轿车为主如夏利N3、哈飞路宝、长安奥拓、吉利豪情、比亚迪福莱尔、奇瑞QQ、通用五菱SPARK等车型深得两类人钟爱,一类是刚刚上班的小白领,年轻时尚型的,另一类是工薪阶层家庭购车的,以车代步崇尚实用节能,另外还有像购买哈飞中意、民意、昌河、长安之星等微面类型的集中人群为郊区人群及个体生意从业者,七万元至十万元的购车则集中于菲亚特、富康、雨燕、羚羊、新赛欧、捷达、威姿、威乐等车型,大多为有三口之家的家庭购车为主,注重实用、简洁、节能,成为家庭购车人群的主导。

  ■变化二:1.6排量以下的车越来越成为家庭消费者的首选

  今年以来伴随着节约型社会的不断提倡,以及发展小排量车的呼声越来越高,1.6排量以下的车逐渐成为家庭购车消费人群的购车首选,购车者在购车时理性选择的因素在加大,在经过性价比、售后服务、维修、节能等因素的比较后,消费者客观、省钱、实用、方便的购车因素较强,从众、好面子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

  ■变化三:车市中降价话题的敏感度有所降低

  自2002年以来汽车降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车市的热门话题,厂家、经销商、消费者、媒体等对于汽车降价的关注度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由于降价因素所带来的持币待购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车市的整体销售,在经过了两年多的磨砺之后,汽车降价这个话题的敏感度早已不再像当初部分品牌降价时那样一声惊雷,大家都逐渐适应了汽车价格逐渐走低的趋势,买方与卖方都变得更加按需而动,既不盲从也不完全观望,先买先用,该出手时即出手成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购车心态。

  ■变化四:耗油量的话题快速升温成为购车热点

  去年以来油价的一路飙升,让耗油量的话题一下子扩展开来,造车的、卖车的、有车的、没车的,几乎是一个不落全部被耗油量的话题网罗住了,各类节油大赛此起彼伏,消费者购车时的关注点也在相当程度上锁定在了耗油量的大小,考虑到长期用车的成本,小排量低油耗的车成为越来越多家庭购车消费者的选择也是必然的趋势。

  ■变化五:多种因素促成单车平均消费价格逐步降低

  根据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连续几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北方市场购车人群的单车平均消费价格2002年为9.6万元,2003年为9.1万元,2004年为8.3万元,2005年一至三季度为7.8万元,其中今年国庆节期间的单车平均消费价格为历年最低,为6.5万元。总体说来是四个因素决定了这一变化:一是2002年以来整体汽车价格逐年走低,尤其是经济型车的价格降幅较大;二是这几年的新车大多集中在十万元以内,为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多可选择性;三是考虑到经济实用型,消费者购车越来越理性化,不再盲从式的贪大求贵;四是购车的年龄层越来越低,25岁以内购车人群的购车范围多集中在六万元以内;五是中高端汽车消费人群相对固定,未能同比扩大。可以说正是目前中国消费者汽车消费的范围和汽车消费的能力决定了这一变化,也正因为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低了,当然能够买得起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根据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整体发展和十月份到目前为止汽车销售的总体势态,预计这几大变化将会贯穿今年全年,成为体现2005年车市总体变化的特征。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