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谈价:温和下降

来源:佛山日报

■邓镇川

    8月因油荒,上海大众降价的声势并没一路高扬,车价的滑铁卢并没出现。9月一到,降价悬念顿生时,锐志和新M6的搅局、自主品牌的激论、2005法兰克福国际车展,车市关注焦点频出,令降价成为“向左或向右”的问题。

    我们留意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8月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比上月下降0.15%,与7月相比下降幅度缩小近0.3个百分点,国产车价格降幅有所趋缓。其中,轿车类价格环比下降0.29%,降价幅度比上月减少0.08个百分点,与年初价格相比下降2.58%,轿车价格只是保持“温和下降”。

    应该说,今年众多厂家坚守的价格防线并不容易放弃。

    熟悉去年车市的人知道,2004年降潮不断,今年,逼使众多厂家放言承诺不降价。而今年的车市局面,相比之下显然要好得多,起码消除了价格信任危机。对经销商而言,多数愿意保持价格稳定,价格的对撼只会导致利润的进一步削减。有数据指出,今年以来,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40%,行业平均利润率已接近3%,降价已成“割肉”行为。

    很明显,在降价并不一味利好的情况下,部分厂家宁可以改款的名义掩盖降价的事实,也不太愿直白地说降价。

 因此,诸如目前部分经销商开始感受到厂家冲击年终销量的压货压力,但事实上,8月的车价走向,如专家分析,要得益于汽车厂家针对市场推出“量体裁衣”的策略。

   所以,我们说,分析车型降价,厂商库存量将是考量的一个重要元素。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