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晚,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从7月1日零时起执行广州市中小客车限购政策,是继北京、上海、贵阳后国内第四个实行限牌限购城市。此次试行期为12个月,一年试行期中全广州限量配额12万牌照,按照每月1万配置。为了相关工作顺利展开,从7月1日起至7月31日,暂停办理牌照登记。据悉,2011年广州上牌数量为22.6多万辆,不计增长率按照2011年基准,此次新政策出台,意味着将缩减近半新车。对广州市的新车购买、4S店新车销售等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从相关部门获得统计数据得知,2011年广州全年上牌量总数为226190台,平均月度上牌量18849台,而在广州限购政策实施后,全年限定12万台,每月被限制在1万台,广州上牌数量锐减近半。购车上牌难将是毫无疑问的,而具体执行细则有待本月底公布。
根据市政府发布的通告,中小客车指包括国家机动车类型分类规定所列中型、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那么在2012年7月1日零时起一个月内全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及转移登记,后续各个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额。至于此次市政府调整的原因,通告中表示为治理广州市交通与大气环境。
单位和个人如购买中小客车、购置二手中小客车,非广州本市中小客车转入本市,在申请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转移和变更前,应依照有关规定,申请取得本市中小客车配量指标。7月1日之前预订了汽车的,通过合法的文件,并经公证处对这些有关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公证,到公安交通部门就可办理相关手续。
在2012年7月1日零时前,单位和个人已经与车辆销售经营者签订中小客车预售合同、收取预定金的,凭销售合同或车辆销售统一发票,并通过本市公证机构获得上述材料真实性的公证证明,不需要申请办理指标证明文件,可直接办理车辆注册及转移登记。
至于广州市限购的详细细则,通告中称,将于7月底制定并颁布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在以及非本市籍载客车辆按时段在指定区域的限制通行措施,相关规定另行发布。
广州经销商通宵营业,上演疯狂抢车大战
广州市此次发布限购限牌消息非常突然,在得知消息后,购车网广州站编辑从各大经销商获悉,昨晚,经销商连夜向“意向客户”发送短信和电话通知,各经销商和4S店通宵营业,争分夺秒上演了一场疯狂抢车大战。另外获悉,昨晚4S店大多加价才能提车,取消一切车型优惠。
北京摇号限购为1:47.2,创新低
北京市在实施摇号限购政策之前的2010年,新增汽车81万辆,而在实施摇号限购政策的2011年,只新增了24万个指标,两相比较,一年少增加60万辆。用另外一句话说就是,北京市一年减少了60万辆新车涌上北京市的街头小巷,交通压力相对来说自然有很大的减缓。6月份北京购车摇号中签率为1:47.2,再次走低。这对急于购买京车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件雪上加霜的事。近日,更有消息称北京将在9月实行车牌拍卖。
上海拍卖中标率38.3%,最低成加价跃升至6.4万元
6月上海私车牌照投放额度达到9300辆,比上月增加了800辆,也创出了年内新高。此举并未带来预期效果,本月实际投标24230人,比上月明显增加,中标率约为38.3%,车牌价格却继续大幅走高,依然有超过六成的参与拍卖者未能如愿获得车牌。
上海从1994年开始就尝试实施牌照拍卖制度,这个制度的实施不可谓不早,虽然牌照拍卖制度将本市新车增长数量成功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但是,随之而来的不是上海市交通状况的改善,而是越来越拥堵的上海市交通。
今年前5个月,上海私车牌照拍卖价格节节上升,连创新高,并于上月创下最低成交价6.4万元的最高纪录。资料显示,从去年11月开始,上海车牌价格已连涨7个月,最低成交价从4.57万元跃升至6.4万元。
限购限牌权宜之计而已,不是根本出路
谈到治理交通拥堵,总会有人拿来香港的经验对比。香港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时期,但是今天的香港交通给人以秩序井然的舒畅,这并不是因为香港的交通车辆密度比北京、上海低的原因,根本的在于香港良好的交通文明素质,以及运转良好的系统化的交通布局。
因此,要想让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得到缓解,限购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将权宜之计作为根本的解决办法,无疑是南辕北辙。牌照拍卖或许比摇号更能够从市场增长总量上控制汽车的增长,但是两个政策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限购政策只是给当地政府赢得了改善交通环境的时间,当地政府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改善当前的交通环境,是整个交通拥堵是否得到治理的关键。 (文/购车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