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内二手车电商平台正在解决用户的“痛点”,而推出检测体系和标准也成为各大平台的竞争核心。据优信二手车方面介绍,“目前我们全国的2000多位员工中,有70%都是来自于4S店或保险公司出险机构的检测师,并分为‘资深’、‘高级’等不同的级别,在线下的二手车渠道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二手车电商对车辆的监测项目达387项以上,还可以对用户作出“无重大事故承诺”,还有一些提供了二手车的两年4S店质保,以此来争抢二手车市场。
“这些二手车平台是方便了消费者了解情况,不过,要现实真正购买的,更重要的是实际购买中提供保障。”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仅是“跑马圈地”
联拓基金专家表示,“投资者已经预判到中国二手车市场的井喷期是在五年后,现在都在跑马圈地。”
赶集网创始人兼CEO杨浩涌认为,二手车C2C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手握交易两端用户。“在完成二手车交易后,汽车后服务市场的衔接会精准,运输、保险、延保、金融、过户上牌等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将会成为主要盈利点。”
据“太E车”专家表示,“互联网 ”并不是万能的,传统二手车消费信息不对称、质量无保障、售后无服务等问题仍需要有针对性的化解。“无论二手车电商是以何种模式运营,最终要落实到位的是平台的规范与透明,以实在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提高用户黏性。”
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全年累计交易二手车605.29万辆,同比增长16.33%;交易额3675.65亿元,同比增长26.03%;今年有望突破800万辆,到2020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有望达到4000万辆,市值突破1万亿元。目前,国内二手车C2C市场并不成熟,相关标准滞后。
据业内人士表示,虽然2013年我国出台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但这一标准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并未强制执行,因此在消费者买卖二手车的过程中,仍然没有一个实际可用的标准参考,让人清楚地知道“有了这个标志的车就是合格的”,更没有对于二手车质量的评级。
此外,由于二手车车况的复杂性,也加大了价格评估的难度。
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严斐分析认为:对于二手车网上拍卖平台,二手车行业普遍采取观望。“车源和车况是线上交易的硬伤。即便是从消费者处收车,再次转卖依然要依托实体市场。这种模式如果没有引导,很难做大。”不过,她也强调,外在的不利因素都无法阻止网上二手车拍卖平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