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时期已过,不仅仅是英菲尼迪,各大豪车品牌都在密谋各个细分市场,欲挖掘更多市场潜力。而对于豪车品牌来说,除了国产化的力度,销售渠道的下沉以及营销策略上差异化等因素,都是豪车品牌在此情势下决胜的关键。”汽车分析师张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渠道挑战
尽管英菲尼迪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仅为宝马的1/10,在中国市场上亦不及雷克萨斯、沃尔沃以及凯迪拉克等竞争对手,但自去年更换了管理班底后,英菲尼迪凭借连串创新的品牌营销策略开始奋起直追。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以“敢爱”的品牌口号为突破口,英菲尼迪在中国掌门人戴雷博士及其团队带领下,借助一系列大手笔的品牌活动,不但使英菲尼迪在中国消费者的认知度大幅提升,也救活一个几乎被“边缘化”的豪车品牌。
张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英菲尼迪通过娱乐营销战略及其较为激进的市场策略在中国市场着实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今后如何让品牌更持续地、更具生命力地传播,而不是通过一次性的事件营销去制造话题引起关注,将是对新建合资团队的重大考验。
诚然,英菲尼迪的高管团队深谙目前所取得的高增长仅是之前基数过低的缘故,后续如何通过加速国产化进程,以及让更多差异化的营销进行落地,是其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同时戴雷也深知,作为一家在华新兴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目前经销商数总量依然较少,全国仅有93家,这与ABB等一线豪华品牌差距还较大。为此,英菲尼迪计划在重点一、二线市场布局的同时,在空白市场及三、四线市场推广更灵活的小型4S店,以满足英菲尼迪的战略发展需要。
“今后,期待每年以30个网点的速度增长。在四、五线城市新增经销商的同时,在一线城市也会增加一些展厅或独立的售后服务车间。未来4-5年,英菲尼迪期望达到150-200家经销店的规模。”戴雷对媒体称,这种小型4S店的概念将会调整和降低4S店的投资规模。
此外,在当前许多品牌厂商经销商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东风英菲尼迪亦表示会将敏感的库存控制在45天。
事实上,在厂商们更在乎的市场份额问题上,戴雷亦表示期望英菲尼迪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能够与美国7%左右的市场份额差不多,而截至今年6月份所录得的 数字,上半年英菲尼迪在华份额已达2.1%。未来如何保持高增长的势头并从竞争对手的手上抢夺更多市场份额,是戴雷团队的一大考验。
而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北京APEC会议,再到成为钓鱼台国宾馆首个合作汽车品牌,意欲在华塑造“更尊贵”品牌形象的英菲尼迪,在华显然有着更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