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一个大大的“中国结”悬挂在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开业庆典的现场。随着第二工厂的正式投产,宝马的中国战略——本土化运作又进了一步。
“对于宝马而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与德国、美国同等的大市场,尤其在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甚至在销量上超过了德国和美国,成为宝马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高档车市场呈现着巨大的增长空间,拥有无限希望。” 宝马集团董事长诺伯特-雷瑟夫博士表示。
从华晨宝马第一工厂2003年规划的3万辆产能,到不久的未来,宝马已计划在华产能达40万辆,高速翻番的数字不仅印证了中国市场的“无限空间”,也让宝马对于中国市场愈加“欲罢不能”。
铁西工厂产能将达30万辆 1系/MINI或国产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作为宝马集团在全球的第25家工厂,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欧元。新工厂的车身车间和总装车间2012年投入使用,当年就可攀升至每年10万辆的产能。其他生产设施将于未来一两年内全面完工,到2013 年将拥有每年20万辆的产能,并具有根据市场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产能至30万辆的潜力。
目前该工厂已经投产宝马X1紧凑型SUV,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投产新宝马3系Li长轴距车型,新一代BMW 3系标准轴距车型也将于2013年在该工厂投产。
针对未来可能继续投放的国产车型,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在开业庆典上再次表达了愿景:“5系、X1、3系国产已经成真,相信宝马7系和MINI也将在未来几年国产。”
相比于地方政府的殷切期盼,宝马与华晨对此似乎都显得颇为谨慎与低调,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表示:“目前的主要重点任务是宝马X1和新3系及加长版,先把这两个车型的本土化做好,也许这两个车型的供应都忙不过来,其他的车型再说吧。”
“由于产销量比较小,因此宝马7系国产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产能允许,华晨宝马会率先考虑1系和MINI。”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对凤凰网汽车表示。
深入合作 互利互益的艺术
来自华晨宝马的数据显示,至2012年5月22日,华晨宝马共销售汽车52280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5180辆,同比增长40.6%。面对中国市场的强势增长,华晨与宝马双方高层均在发布会现场表达了对于合作伙伴的信任与支持,并将进一步深入合作。
据凤凰网汽车从华晨宝马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华晨与宝马的合作已经愈加深入,在华晨的自主品牌发展以及宝马的零部件供应等方面,双方都有融入和合作。
也因此,在国外媒体问及华晨自主品牌与华晨宝马的区分及相关车型“神似”时,祁玉民的一段话颇有深意与艺术,“华晨永远不会对宝马造成威胁,与宝马等汽车巨头相比,包括华晨在内的自足自主品牌都是小学生,是徒弟,还有太多要学习的地方。华晨会将学到的研发与经营管理能力用于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的确如此,华晨永远不会对宝马造成威胁。反言之,只有华晨强大,宝马在中国才能发展的更好,互利互益,这一点我们与宝马已经达成共识。”祁玉民对凤凰网汽车说道。
借力宝马 祁玉民联合国际合作伙伴打造“大中华”
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华晨大中华II概念车仅是缩影,据了解,在华晨大中华项目中,宝马给予了华晨大力支持,联合汽车工程开发机构麦格纳、以及咨询公司麦肯锡共同研制大中华轿车已经一年有余。
“大中华轿车将于2-3年后面世,定位高端C级车。”据祁玉民透露,曾在宝马工厂工作37年的品质管理大师鲍曼以及曾任意大利宾尼法瑞纳公司主任设计师迪米特里·维切多米尼也已经加入该全新车型平台的项目中。
不仅如此,该国际联合项目组还将对华晨升级现有车型平台、优化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支持。据了解,这项工作今年就将看到成效,华晨自主面包车及A0级车型将于今年7月左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