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提前续保有着数 货比三家更稳妥

来源:南方都市报

CFP供图

  理赔宝典 

  本周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针对电话车险中存在的一些“猫腻”,播出一档名为《再问车险乱象》的节目,并成功在车友当中引起了热切讨论。南都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消费者在投保电话车险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困惑,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销售环节:由于出险次数与来年的保费挂钩,消费者对于自己能得到什么折扣感到困惑;虽然现在客户通过电销渠道投保所享受到的理赔服务与在4S店、代理人员处购买保险得到的服务基本一致,但部分电销人员在保单上所设置的低保额险种或者是故意剔除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险种,也为日后的理赔纠纷埋下了伏笔。因此有多年车险销售经验的代理人员高侠认为,车主在投保车险时最好货比三家,从中挑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赔偿金额不影响保费折扣

  黄小姐去年通过电销渠道为爱车购买了车险,此后车辆出了两次全责意外,一次维修了2000元,另外一次的修理费用为5000元,两次理赔过程都很顺利。爱车今年8月需重新续保,黄小姐最近收到电销人员打来的电话,劝告她提早购买车险,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费用。“电销人员告诉我,如果理赔金额不是特别大的话,保费只与出险次数有关系。出险1次和2次险的折扣是一样的,今年的保费都比完全没出险的情况贵300块左右,如果我的车再出一次险,就又得多掏500块,如果出4次险,那得额外再支付1000块,如果发生五次意外,我就会被拒保。”

  针对黄小姐所讲的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同时代理人保、平安与太保三大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代理人员高侠。小高告诉南都记者,现在保险公司的保费确实只与理赔次数挂钩,事故的理赔金额通常不会影响到来年的保费折扣。就像电销人员所说的,为了争夺更多的客户,保险公司鼓励车主早日续保,一般来说,消费者可以提前三个月为爱车购买保险,而根据黄小姐的实际情况,她再发生一次意外,保费就会上浮,提前购买车险确实比较划算。“如果车辆在上一投保周期没有发生过意外,来年的保费可以下探到7折,假如出了1-2次事故,那么保费只能打7.7折,而三次意外后,车主只能享受到8.5折的优惠,事故次数一旦达到4次,折扣变成9.5折。出险5次的高风险客户,不同公司的政策略有出入,保费在基准保费的1.2-1.4倍之间。”

  小高表示,保险公司一般会增加高风险客户购买车险的成本,但很少拒绝车主投保,而黄小姐前9个月才出了2次险,近期连续发生3次意外的几率也很低。因此电销人员的话有夸大之嫌。

  选车险不应只求低价

  南都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电话车险中代理人员以及客户所反映的很多问题,主要是由电话车险的销售环节引起的。除了电销人员用一些不实的借口来吸引客户早日投保外,为了迎合车主对于高性价比的期望,他们还会在险种的搭配上多下功夫,有些销售员会通过降低某些险种的保额以减少保费,这容易在日后的理赔环节产生纠纷。

  同样是通过电销渠道为爱车投保的车主孙先生最近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他的爱车今年的保费比去年便宜了700多元,仔细对比之后,他才发现,今年的第三者保额仅5万元,而去年则是30万元。

  在某4S店担任车险部主管的陈大河告诉南都记者,第三者险的费用不跟车价挂钩,只与保额有关。一份保额为5万元的第三者险,保费大约是500元,而30万的保额,其费用就超过了1000元。“除了降低保额外,还有些电销人员故意少报一些容易被忽略险种,比如自燃险、不计免赔等等,从而给客户提供低价保单。”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电话车险是保险公司希望快速扩大份额的业务板块,公司给予这一细分市场较大的自由度。电销人员所提供的险种组合灵活度更高。就多个车主的亲身经历,电销人员在根据客户需求降低险种保额或者删除部分险种时并没有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因此客户在后面的理赔过程中容易吃亏。

  高侠、陈大河在采访中提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客户在购买车险时找几家公司、代理人员同时报价,对比一下各自提供的方案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险种搭配;电销的每一段交易都会有录音,如果车主购买车险后发现吃亏了,还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者保监会的投诉电话来维权。”高侠表示。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