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酒驾醉驾降幅均超四成
去年5月1日至今年4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酒后驾驶35.4万起,同比下降41.7%。其中,醉酒驾驶5.4万起,同比下降44.1%。
在一些大城市,法律的震慑和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北京、上海等地查处的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分别在50%、70%以上。
酒驾、醉驾“双降”,因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据统计,去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全国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2.3%;截至4月20日,今年以来上述指标的同比降幅为28%。(据新华社电)
郑州一线交警谈变化
酒驾司机一旦被抓,哭跪拖逃啥招都有。
(记者 王汉超)4月30日晚9点多,河南郑州主干道金水路未来路路口,街边跳舞的人们陆续散场,交警李高超即将结束一天的执勤。“在这里主要是疏导交通,酒驾不是不查,是几乎查不到了,酒精检测仪今天还没用上。”李高超说,回想一年以前,每天都能抓到一两个喝得烂醉的司机。
两个小时后,5月1日零时,“醉驾入刑”实施整整一年。
效果——
查处醉驾降九成
根据郑州市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年,郑州因醉酒驾驶治安拘留2000余人,而去年5月1日至今一年间,因醉驾刑事拘留的仅220人。
金水路是郑州市主干道,一年以前,隔离护栏每晚都会被酒驾司机不同程度撞坏。“醉驾入刑”之后,护栏损毁,从当初每天一次,减少到每周一两次。
通过查醉驾,交警杨俊波感受到法律的力量。2010年一天,他拦住一辆看着就有些“摇晃”的汽车,测试后属醉酒驾驶。男子握着方向盘,满口酒气说:“你不就扣驾照吗?我有司机怕啥!你不就想罚钱吗?我双倍给你!”然而去年5月“醉驾入刑”刚实施时,拦下的醉酒司机很多下车便哭,有的居然跪倒在地。
杨俊波说:“过去好多人仗着有头有脸,不把醉驾当回事。现在谁也‘牛’不起来了,因为一旦受刑事处罚,直接牵连到就业、公职、升迁等,甚至会影响一生。所以我们查处也特别慎重。”
郑州市交警一大队的孟繁勇介绍,一直以来,交警治理酒驾一是查处力度小,起不到震慑、预防作用;二是只要问题不是特别严重,说情电话就不断,干扰很大。“醉驾入刑”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去年,郑州每个交警大队都成立了夜巡中队,酒驾从抽查变为每天必查。巡逻车从晚8点到早8点,针对性穿行于大街小巷。
“2011年往前那几年,每年我们大队查处醉驾300人以上,而去年到现在,查处的醉驾是10个人。”孟繁勇说。
影响——
潜移默化中酒风文明了
在“逢宴必酒、无酒不欢”的酒桌文化中,多年来很多人对酒驾并不以为然。现在在郑州的酒桌上,一句“我开车”,往往就能谢绝劝酒、缠酒。不少人感叹,不知不觉中酒风文明多了。
4月30日晚,李高超拦下一辆汽车,摇下车窗,酒气扑面。司机对着检测仪吹气,显示他滴酒未沾。他笑着解释,一车人都喝得很尽兴,唯独留下他开车。类似情况“夜巡中队”每天都会遇到。
即使有人不自觉,也会面临“被自觉”,因为监督的目光无处不在。“喂,我前面有辆车两边晃,是不是酒驾?车牌号是……”这样的报警电话,经常通过110转到夜巡中队。
今年3月一个晚上,在未来路上,交警刘雅峰拦下一辆汽车。他拿出测试仪正要上前,只见汽车猛打方向盘,从他身边擦身而过,撞翻路障,斜冲越过警戒线,飞车逃逸。途经这里的3辆出租车几乎在同时调转方向,追赶逃逸车辆。伴随着剧烈的擦碰,逃逸车冲进一个死胡同,在一片车灯中乖乖就范。刘雅峰赶上前致谢,一位出租司机挥挥手:“谢我们干啥!他这么开车,害人害己,制止他还不是为大家好?”
结婚不久的市民张静说,最近跟老公出去应酬的次数变多了,“因为需要我开车。”现在,郑州各驾校训练场上,女性学员越来越多。“替老公开车”成为很常见的学车理由。张静说:“打车赴宴,车辆寄存也流行起来。其实还是媳妇代驾最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