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不给力,加上自己作死,是这次集体官降的根本原因。从短期来看市场是投票 机,但从长期来看是称重机。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是可以浴火重生的,而中国车市在经历过那么多年井喷后,太需要这种淘汰与新生了。只有在如此短兵相接的市场竞 争中,产品和服务才能升级,消费者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而出生不过20年的自主品牌,在这场没有结束的生存之战中,必然会有个别品牌香消玉损,令人可叹可怜。
集体降价的特点
1、提升销量不假,但消化库存才是核心
今年,车市整体销量犹如奔跑的巨人忽然停滞,没有丝毫惯性——除了SUV市场结构性地增长之外,整个车市步入下跌。2015前7月我国汽车销量为1335万辆,同比增幅仅为0.4%,但是,5、6、7三月持续下降(同比),笔者认为今年总体销量低于去年。
北京现代常务副总刘智丰 说“没有想到大众通用会率先发动官降”。其实不难想到,因为越是市占率高的企业,受行业成长带来的益处越大,相应地,行业下行时损失也越大。可以想象,今年上半年大众和通用在收到终端的不良反馈后,面对高企库必然决定率先降价。
这一次降价,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各制造商,在发现没有增量市场的前提下,会把如何消化库存成列为首要任务。
2、“官降”代替促销,指导价都变了
在新车销售市场,价格分为“官方指导价”和“终端零售价”,后者围绕前者波动,是反映市场真实需求的价格,因此才会产生有的车价格坚挺,有的车上市就有优 惠,有的车得加价提车。“官方指导价”一般是不动的,只有在有新品或新的款型上市时,会适时调整下。因为“官方指导价”牵一发动全身,它对外影响了品牌形 象和产品定位,对内扰乱了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价格体系,并且实质性的减少了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利润——打个比方,我是个制造商,在批发A车给经销商的时候,本 来给他留8个点的利润,现在既然官降了我的利润降低了,那我只能给你留5个点的利润。相应的,制造商利润也降低了。
然而,合资品牌长年受市场滋润,品牌溢价丰厚。在此次战役中,有本钱牺牲部分利润换取胜利。可这对于本来边际利润就很低下的自主品牌来说就是两难境地,不官降没有竞争力,主动官降无异断臂求生。
市场才是最大的boss,所有的漂亮的KPI都是虚假繁荣。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只有真正为市场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市场才会报答。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工 业发展的脊梁。但如今依然存在老板们“拍脑袋”定计划,高层们“拍胸脯”领任务的现象,导致任务完不成,相关人员“拍屁股”走人,经销商也跟着倒霉,整个 行业陷入恶性循环,这一次的官方降价已经将自主车企逼向新的绝境,本身微薄的利润将变得更加捉襟见肘,2015年真的要交一次大大的“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