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中国大门 外资车险磨亮“服务”杀手锏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由于中国已经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通强制险市场,近日,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和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 SE)在内的外资险企都渴望在500亿美元规模的中国车险市场上分得更多份额。

  AIG希望进入中国市场

  据悉,AIG和安联都计划在中国市场上提供更多保险产品。AIG财产保险分支美亚保险(Chartis)总裁兼CEO高凯文在近期长达两周的访问中对中国4个直辖市和部分省份进行了考察,以权衡下一家分支开设在哪儿,并筹划首次出售车险的事情。

  高凯文表示:“我们明确地希望进入中国汽车保险市场,这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产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每日销售量达到4万辆。对于竞相希望在这一市场获得

  立足之地的外资险企来说,开放交强险将是莫大的福利。普华永道去年1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4年以来,外国财产保险企业在中国的保费份额只有1%。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保费规模为4780亿元人民币(758亿美元),按这样的比例计算,汽车保险市场将占500亿美元。中国最大的非寿险保险企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约占有1/3的市场份额。

  格林伯格再叩中国大门

  “保险教父”——前AIG集团董事长、现任史带投资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年近九旬再次投资中国保险业,参股大众保险立志打造“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财险公司”。

  格林伯格对中国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进入我国最早的两家外资保险公司,美亚保险公司和友邦保险公司都曾隶属于AIG集团旗下,是他打开了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金融危机之后,这个年过八旬的美国老人决定再次叩响中国保险业的大门。

  2011年7月,经过近两年的谈判,他终于以3.5亿元拿下了上海大众保险20%的股权。资料显示,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1月在上海成立,是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国第6家保险公司。大众保险公司经过16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基础。但是,受人才、技术等局限,公司的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保监会对于外资公司单一持有一家保险公司股权不能超过20%的规定,但格林伯格显然不会满足于只有20%的股权。最终,作为单一最大股东的史带公司成功入股,并获得了大众保险的经营权。格林伯格表示,“中国的财险市场未来发展不可小觑。”

  对于大众保险今后的发展路径,格林伯格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做真正意义上的财险公司”。他坦言,在中国谈及财险只能联想到车险,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局面。在国内多家财险

  公司将车险作为主营业务的情况下,他依然认为财险并不等同于车险,应该还包括财产险和“航运、航空保险以及溢价保险、责任险”等多种模式,而后者正是史带保险的长项。

  不过,格林伯格也意识到,在现有的市场语境下,要改变国人的思维习惯这可能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改变思维模式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了。”他说道,“我们目前计划引入更多的人才以及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关注特殊险种的发展。

  而这些“打基础”的改变何时能够起效?格林伯格坦言“没有时间表”。“就像当初友邦保险进入中国改变寿险市场一样,当时没人认为上门推销可以卖保险。所以我也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希望大众保险能够厚积薄发。”

  大众保险董事长张兴对记者描述,“我们不追求规模,不追求市场份额。”对于一家中小型的财险公司,张兴的定位显得非常“务实”。在他看来,大众保险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