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越“创纪录”周销9千 通用出手有没有?

来源: pcauto


  6月2号,多个网站相继爆出一条令车市震惊的新闻:在车市逐渐低迷的5月底,上海通用新凯越在短短一周内的销量达到了“恐怖”的9000台。

  一周销量9000台是什么概念?只要大家留心一下就会知道,当今中国车坛,哪怕一个月销9000台的车型也是绝对的少数。就算老而弥坚的普桑,就算“光荣退休”的凯越,撑死了一个月卖20000台。一周9000台,你信吗?

  至少,我表示怀疑。

  中国市场的确庞大,中国市场的确潜力无穷。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待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我们可不能再像“大跃进”那会儿无聊地“放卫星”。仅仅用一周的时间销售单一车型9000台,至少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不可能达到的。上海通用再怎么神通广大,在如今这个中级车市场,也不可能像五年前那么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竞争对手如此之多,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成长得如此之快,凭什么通用一声令下,所有消费者就愿意趋之若鹜呢?

  在众多对此销量的解释中,有两种声音或许可以理解。一种表示,这个9000台是上海通用新凯越车型下放至终端销售点的数量,并不是最终上牌数,毕竟上海通用在全国数百家4S店和更多数量的二三级经销商,完全有能力消化这9000台车;第二种声音则认为,这个销量并不是通用新凯越上市后单周的销量,而是自4月中旬新凯越开始预订以来所有有效订单之和。究竟是何种解释?或者真的真的真的就卖了9000台?谁知道。只能说作为消费者,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想清楚,千万别被9000这个数字搞晕了。因为从来没有什么明文规定,说卖9000台一周的车就一定是好车。要不然福克斯、速腾、明锐、卡罗拉、思域以致马自达3、标致307等等,岂不比窦娥还冤了。

  要说9000这个数字之外,透露出的是上海通用高明依旧的营销能力,和对对手们的心理影响。

  因为这个数字是第三方发布的。到底是不是完全一定绝对肯定就是对的。上海通用既没承认也没否认,他们似乎在说:反正不是我说的,你们就猜去吧。可事实上,这保不准就是通用在营销上使的高明一招——

  我们可以回顾这半年来的车市:从去年12月27日起,广州丰田和广州本田关于中高级轿车市场谁是老大的争论就始终是媒体和公众注意的焦点。3月雅阁全面出击,凯美瑞月销16000多,老大依旧;4月雅阁高调宣布月销量超20000台,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而5月份,雅阁只卖了11000多台,又被凯美瑞的15000多台超了回去。不管你关心还是不关心它们,不管你是不是愤青,不管你是不是抵制日货,不管你买得起还是买不起,只要你关注车市,你就会对“雅凯”数字上的较量感兴趣。

  而另一个一度创造“神话”的换代车型,伊兰特,在改名“悦动”后,也报出在三周内卖出了11000多台车。再加上其他途径不断出现的销量数字,我们突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消费者开始关心起车子每个月的销量来。似乎销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款车的好坏,并对真正想要购车的消费者产生了心理影响。

  而上海通用,很可能就是利用了广大消费者从众的心理,“有预谋”地抛出了“9000台”这个数据。更为高明的是,通用没有像广本那样兴冲冲地高调宣布,而是在极小范围内,通过几个颇具影响力的媒体,点到即止。利用“蜻蜓点水”的方式,令得逐渐平静的车市产生层层“涟漪”。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哪怕那个曾经为上海通用书写了无数经典案例的营销团队去了荣威,如今的这个团队,依旧强大得可以。

  当然,这样充满敏锐洞察力的营销方式究竟能够取得多少效益,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反馈来判断。吸引眼球的效果显然已经达到了——哪怕这篇评论性文章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凯越做着宣传——但真要广大消费者认可,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很显然,直到今天,不管多少人说凯越费油,不管车市增加了多少竞争对手,仍然有大批消费者钟情于上海通用,钟情于别克品牌,钟情于别克凯越这个称谓。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购车时,对车型之间的区别并不十分明确,对自己的需求也不甚明朗,什么操控什么运动什么流线型,统统都是没用的概念。于是,对于那些挑了半天车仍然对什么是好车没什么感觉的人来说,通用“老大”、别克品牌、凯越车就成了品质、面子的代名词。“这不街上那么多人在开着吗?那就它,没错了”,“通用的车,肯定是好车”,“通用,上海的,别克,通用的,凯越,别克车”,“别克车,又大又便宜”……这样的思维成就了众多消费者的“名车”梦,成就了凯越不可超越的销量神话——另外插两句。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驾龄十几二十年的“老司机”,他们或许在鼓捣汽车发动机和底盘上的经验不比4S店的修车师傅少,但他们还就不一定搞得清凯越和福克斯之类的区别,他们的意识中也会有“品牌尊卑论”,一旦他们认为销量巨大的凯越是好车,一旦他们看到了“9000”并随口宣扬一番,那么他们周围那些“不懂车”的购车人,很可能会因为他们的“专家”身份而将钱存入通用的帐下。

  不过话说回来,有着那样思想并且就爱买别克车的的确大有人在,看到“9000”就认定凯越OK的人也着实不少。但经过这些年车市的蓬勃发展,这“懂车”的也在迅速增加。资讯的丰富性,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话语通透性,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车时擦亮了眼睛——钱是自己辛辛苦苦赚的,决不能让JS们三言两语就给忽悠了——因而无论是雅阁的20000多,还是悦动的11000,或者眼下的新凯越周销9000台,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不会轻易相信,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在用更理性的眼光审视着这一连串有些“好大喜功”嫌疑的比拼。真的要选车吗?真的要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车吗?那么就请多看多听吧。在这里作为一个网络媒体人,凭良心讲,就了解车这方面,还是网络最靠谱,因为只有网络的世界才有来自车主最真实的声音,网络媒体才会时不时报出一些公正的声音。

  还是回到新凯越的话题。周销量9000台,对消费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它的竞争对手们,同样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无论是这段时间以来表现非常出色的伊兰特悦动,还是即将上市的上海大众朗逸,哪怕是上市多时的福克斯速腾卡罗拉们,在看到这样的一张“成绩单”的时候,心里头不免会“咯噔”一下:我的这个对手,果真这么强大吗?

  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伊兰特悦动。上市小两个月卖得好好的,眼见着就能“重复昨天的故事”。新凯越这么一宣传,搞不好就会让一批本就在它和新凯越之间犹豫的人,将最终的选择敲定在新凯越上。现在能和新凯越一拼的,除了悦动全面升级的尺寸和更具现代感的外形,就是它更实惠的价格。如果新凯越的“9000”只是言过其实,那对悦动无非就是一场虚惊,但如果真的八九不离十,那么悦动就得小心为妙了。同为韩国胚子,主人不同,这公众形象和待遇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韩国人这两年在中国车市栽了大跟头,悦动好比北现重振的救命稻草,可得好好维护喽。

  号称“普桑接班人”的朗逸要到月底才上市,但新凯越的这波宣传对它的影响同样很大。不是“普桑接班人”吗?那怎么着销量上也该有个每月上万吧,上万还不行,还得上两万。如今新凯越理论上的月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两万,这就是一个标尺,似乎在告诉朗逸:看好了,这就是接班人的门槛。只不过对于朗逸这款全新的大众车,哪怕背负着“接班人”的重任,倒也不必为此过于急功近利。新凯越有上一代的底子,温吞水烧了四五年才有今天的影响力,而朗逸不是普桑的“换壳”。朗逸首先要做的,是让消费者接受它的形象,是通过市场的实际表现,证明它在稳定性、耐用性、实用性、实惠性等方面继承了普桑的精髓。然后才是跑量。和新凯越拼销量的打算,还是留到两年后再做为好。

  至于其他已经上市的车型,面对新凯越突然来的这么一下,多半也会吃一惊。谁也不会想到新凯越会这么来势汹汹。可这一时半会儿也不方便立即调整对策,毕竟如前所说,现在除了通用自己,谁能知道9000背后究竟有多少水分呢?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营销步骤做推广,适当的时候在终端市场做一些更能吸引人的优惠措施,或者借助车型改动名正言顺地降价,仍然可以维系现有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新凯越并没有变强,自己也没有变弱,其实,谁都没变。

  要说这一周卖9000台的宣传,既是对消费者选择的无形干扰,也是给对手的心理压力,更是给自己增加的压力。在这里我依旧相信新凯越能卖得很好很和谐,但要超越上一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面对着不断进步的对手们,已经在中国市场打拼了整整十年的通用集团,似乎应该转变一下思路了。如果不把好技术好车型投放在中国市场,而过多依赖营销团队的创造力和给予各个终端经销商的指标压力,那么就很难保证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不被它的对手们赶上甚至超过。

  就连同为美国品牌的福特都转型了,通用呢?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