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跃居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来说,混合动力车型再也不是新鲜产物,从丰田于2006年首次将普锐斯引入中国市场算起,经过6年的培育,中国消费者对于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车型等新能源车的认知已经逐渐成熟。2010年以来,各大车企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推出已经成为了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确定,选择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不再是争论的焦点,而如何抢先一步占领市场,才是各大车企的重要战略。
丰田作为混合动力的先驱者,目前在国内已经退出了凯美瑞混合动力版、雷克萨斯CT200等多款混合动力车型,而2月22日,第三代普锐斯也将国产上市。但是经历过上一代普锐斯在中国出师不利的情况,第三代普锐斯能否顺利完成丰田对于它的期望呢?
杀回马枪是否正当时?
2005年底,第二代丰田普锐斯在长春一汽丰添工厂下线,仅在新车下线一个月后普锐斯便“火速”投放市场,起步售价高达28.8万元。可这个昂贵的售价却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普锐斯从2006年到2009年的上牌量依次为1316辆、943辆、608辆和638辆。并由于销量惨淡,2010年,普锐斯无奈停产。
然而,中华网汽车获悉,之所以将普锐斯的第一个海外生产线落户中国,是丰田公司高层希望借此来敲开参与中国混合动力技术标准制定的大门--在本土厂商来不及“下手”混合动力时,利用技术标准提前筑起保护丰田混合动力技术的“防火墙”。“当时本土企业大多数不知道混合动力为何物,而丰田率先在中国投产普锐斯,也希望第一时间参与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这是在去年一位一汽集团技术中心的高管在详解普锐斯在中国的命运时,向媒体透露的丰田当年火速导入普锐斯的“醉翁之意”。
可是,不管是参与混合动力技术标准制定还是取得销量佳绩,普锐斯都没有很好地完成丰田赋予它的使命。在中国新能源政策不完善、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观念难接受以及成本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上一代普锐斯还是难逃停产的命运。如今丰田重操旧业,带来国产化程度明显提高的第三代普锐斯,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高歌猛进的情况下,丰田带着新一代普锐斯杀了个回马枪又意欲何为呢?
在中华网汽车看来,伴随新能源交通工具的逐渐火爆,全球消费者都在逐渐意识到诸如普锐斯一样的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在2009年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给新能源汽车已于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即将推出,在新规划中会把混合动力汽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现今的政策环境是利于普锐斯这类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推广的。而现在的中国民众也越来越注意环保和低碳,对于混合动力车型这类在使用中既能环保又能省钱的产品还是乐于接受的。归根结底,价格高昂还是普锐斯这类新能源车型的最大阻滞。
普锐斯为丰田培育未来市场
上一代普锐斯虽然是由一汽丰田生产,但是是将大部分零部件进口到国内,再由国内进行组装,“起步国产时整车的国产化率可能连1%都不到”,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华网汽车透露。由于政府当时对用于CKD组装的零部件征收相当于整车税率的25%关税,加上其他税费综合税率可能高达40%以上,这直接导致了普锐斯在华的售价居高不下。而新一代普锐斯的中国征途也与国产化率的比例密切相关。
去年10月,丰田在江苏常熟建立了丰田全球研发体系中最大规模的研发中心--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开工仪式上表示,“丰田希望发挥自身的强项融入中国市场,特别是混合动力技术以及它的应用型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并通过此项举措能够切实地推动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的普及。”丰田已经意识到了上一代普锐斯在中国“卖不好”的关键问题所在,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公司的建立表现了丰田势在提高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率的决心。
丰田汽车副社长内山田竹志也表示,“为了提升普锐斯在华市场表现,丰田势必要提高零部件现地生产和采购的比例,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业内专家认为,一旦丰田大幅提高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型的性价比,那么其在中国市场上大规模推广其混合动力汽车的计划就很容易实现。一方面,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形象良好,该品牌一直给人以性价比较高的印象,这对于消费者迅速接受其推出的混合动力汽车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丰田在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只需在中国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比率就可以达到降低相关车型售价的目的。
根据丰田对华的“十二五”规划显示,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将由中日双方共同组成一支熟知中国本土汽车使用环境和使用习惯,同时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研发团队。研发团队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开发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并力争在2015年左右实现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生产和销售。
此次新普锐斯的重磅回归,不仅担负着丰田新能源策略宣传和推广车型的重任,还承担着提升丰田在华销量的使命。一汽丰田今年的销量目标是完成60万辆,我们期待国产化率有所提升的新普锐斯能够给该目标贡献不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