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报道】东风标致终于告别投诉榜,原因竟然是这样!

来源:汽车点评AC

    在雷诺退出中国市场之后,法系车仍能拿得出手的品牌就只剩下雪铁龙和标致这对兄弟。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看,2021年,法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剩下可怜的0.4%,从数据上看,法系车几乎已经彻底淡出了中国市场。尤其对于很早便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的标致汽车来说,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寞。

    离开投诉榜

    对标致真的是好事吗?

    虽然标致汽车惨淡的销量表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投诉排行榜上,标致汽车却很少缺席。不过有投诉,至少还说明市场上有不少标致汽车的用户。

    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销量仍旧惨淡的标致汽车甚至在投诉榜上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是标致汽车的质量水平提升上去了吗?相信如今路上标致新车的能见度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2021年,东风标致全年的销量不过51056辆。相比其他热门自主品牌,东风标致一年的销量还不及别人一个月的成绩。不论是主推的标致2008、标致5008,还是被寄予厚望的标致508L,都难以实现销量的提升。没有了用户,自然也没有了口碑反馈。

    复兴计划难见成效

    标致未来仍扑朔迷离

    面对连年的窘境,东风标致不是没想过自救。为了拯救标致和雪铁龙这对难兄难弟,神龙集团此前也推出了力求振兴的“元”、“元+”计划,根据规划,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019年,通过节流措施,将盈亏平衡点下降至18万辆以下,力争实现现金流为正;

    2、2020-2021年,通过改革措施的推行,恢复体系能力,销量逐步提升至25万辆的水平,实现稳定盈利;

    3、2022-2025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更中国化的产品投放,实现销量突破,重回40万辆的销量规模,带动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

    但从目前来看,神龙集团没能完成任何一个阶段的目标。所谓的复兴计划,也化为一纸空谈。

    遥想多年之前,神龙汽车还是一家年销70万辆的“大厂”,但仅仅几年时间,就跌落为边缘车企。尤其是标致汽车,早在1985年就与广州羊城汽车厂合资成立了广州标致,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的时间甚至要早于神龙汽车。

    如今标致汽车不再被中国消费者接受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逐渐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挤压了不少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东风标致近年来的不少“神”操作让旗下产品的特点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渐行渐远。再加上反应缓慢的市场策略、糟糕的质量控制,轻视中国市场的东风标致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随着合资车企股比政策的放宽,神龙汽车也正计划进行内部架构的调整。有消息显示,神龙汽车即将迎来东风内部称为“两室一厅”的模式,也就是说,神龙汽车作为生产基地将得到保留,保持现有股比;旗下两大品牌将分开管理,其中东风标致由法方主导,东风雪铁龙由中方主导。

    但问题在于,一向讲究标新立异的浪漫情怀,从不重视中国消费者用车习惯的法国人,真的能造出适合中国人的汽车吗?再加上进展缓慢的电动化转型,未来的中国市场,留给东风标致的机会已经寥寥无几了。

    车叔总结

    可以看出,面对旗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惨淡表现,神龙汽车在努力求变。但如今变化迅速的汽车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尤其对于东风标致来说,更是看不到一点重新崛起的希望。羸弱的产品力、消失的用户口碑,以及不懂中国市场的管理层,都是制约东风标致销量提升的关键问题。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法系车会彻底消失在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之中。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