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曝光:线上二手车平台真坑人!

来源:汽车安全这事儿

    3月4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一份调查报告。

    去年,该组织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对二手车网购情况的局部调查。

    调查人员以消费者身份,体验了一些平台的线上购车服务流程。

    包括58同城、瓜子二手车在内,多家主流交易平台接受了调查。

    随着调查深入,这些平台隐藏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

    报告指出,当前线上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着实不少。

    其中,车辆信息参数与实车不符、虚假车源的现象,尤为明显。

    收费、定金,以及交易合同上的不讲理之处,也困扰着不少购车者。

    据统计,受访的消费者中,有六成曾遭遇到各种麻烦。

    有28%的人,遇到过资讯和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有22.5%的车主,所购车辆证件、保险、保养信息不齐全;

    还有20.5%的消费者,发现车源信息与网上标注的不一致。

    这些消费痛点,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屡见不鲜。

    据报道, 有人在 交易平台上,花13万元入手一辆 二手车。

    合同上写着没有任何问题,一年后检测发现,这是一辆“事故车”。

    还有人在线上看中一辆低价保时捷,接触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这么一辆车。

    种种问题背后,不仅含有对消费者的欺骗,更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2019年,央视以“变味儿的瓜子”为题,曝光了瓜子二手车的欺诈行为。

    其报告显示完好的车辆,经检查发现,竟然是一辆“泡水车”。

    而该平台,号称有259项专业技术检测,检测流程完备。

    不过,即使曝出过种种问题,线上二手车销售仍方兴未艾。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1492.28万辆,同比增长7.96%。

    价格成为消费者决定线上购车的主要原因。

    据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调查,有七成受访者愿意网购二手车。

    其中, 认为线上购车实惠的占62.1%;比较方便的占52.3%,选择性多的占50.7%。

    他们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质保和车况。

    可见,价格是人们线上购车的主要动力,但车的质量仍然必不可少。

    然而,近几年二手车电商的口碑,与消费者的热情不成正比。

    据统计,从2015年起,二手车市场进入全面扩张阶段。

    正是自这一年起,二手车电商开始长期占据企业投诉榜前列。

    看来,想要让人们买得放心、用得放心,这个市场还需要更多的法律来规范运营。

    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电商交易平台,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