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干吃哑巴亏 你不知道的10大选车误区解读

来源:购车网

    汽车消费高速增长如影随形的是涉车投诉逐年攀升,然而由于国家相关产业及消费政策不尽完善,消费者往往有冤无处诉,干吃哑巴亏。但仔细推究起来,消费者权益受侵害虽与汽车消费领域暗藏“雷区”有关,却在更大程度上缘于自身的消费误区。择其要者,归纳整理以资借鉴。

    误区一:车价越低越好

    一些消费者买车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价格,认为车价越低越好。甚至认为购车时可以选择一家车辆售价最低的店,而在维修保养时选择另外的4S店就可以了。

    点评:如果在有形汽车交易市场买车,千万别被车虫报出的低价所吸引,因为很可能会在上牌、装饰和保险等方面暗藏杀机,一些小保险公司的理赔非常麻烦。事实上,不少4S店在售车时就已经为前来购车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些售后保养方面的优惠政策,失去享受这些让利机会是很可惜的。

    误区二:迷信网络报价

    现在许多消费者自从有了买车计划后,就经常上网浏览相关汽车报价,在实际购车时总是以网络上报的最低价格作为唯一标准。

    点评:网络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由于缺乏有效监控,使得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实际上,同种品牌、相同型号的车价存在着地区差异,而且各地经销商做促销活动时对消费者的回报也不尽相同。因此,消费者不能迷信网络信息,网上公布的价格只能作为综合分析当地车价的一种参考。

    误区三:订金都可退还

    不少消费者认为,预订车辆时交的订金顾名思义是可以退还的,被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点评:有的经销店收取的订金是可以全额退还的,有的则是一方违约需要交违约金,而有的订金则是不能退还的,这些都需要在交付订金前问清楚。

    误区四:盲目持币等待

    很多消费者很早就有买车计划,但总想再等等,等到车价最低的时候再出手。结果就无休止地等了下去,一直拿不定主意。

    点评:这类消费者由于对汽车降价特别敏感,总担心刚买的新车价格降了。实际上,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价会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即使等到白了头也没有绝对的最低价。所以,消费者只要有实际购车需求、目前车价能接受,就没有必要迟迟不出手,正所谓“早买早享受”。

    误区五:进口总比国产好

    一些经济条件还不错的消费者,在决定买车时根本不考虑国产车,总是把目光投向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进口车。

    点评:进口车性能稳定固然比国产车略高一筹,但在维修和配件的供应方面,却无法与国产车相比,况且很多国产车的车型已逐渐和国际接轨,各项技术性能也达到进口车的水平。另外,从不同渠道进口的车辆也存在着不适合我国道路的情况。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